月经是女性无法摆脱的生理现象,她时而变化无常,时而颜色深浅不一,每一次变化都会引起你的注意。
许多来诊的女性常常表达如下担忧:
“我的月经量太少了。”
“为什么月经颜色发黑?”
“我的月经又少又黑。”
要理解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从基础开始。
图片来自网络
一、什么是月经?月经是指随着卵巢周期的变化,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伴随出血的过程。虽然表面上看是出血现象,但它与排毒并无关系。
图片来自网络
展开剩余82%二、正常的月经是什么样的?月经在时间和出血量上都应符合一定标准。
1. 月经周期:从月经出血的第一天开始,到下一次月经出血的第一天为止的间隔时间,称为一个月经周期。通常周期为21-35天,平均28天左右,因此28天上下7天都算正常。
图片来自网络
2. 经期: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一般为2-8天,平均约6天。
3. 经量:每次月经的总出血量通常在20-60毫升之间,超过80毫升则被认为是月经过多,少于5毫升则是月经过少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经量的多少不必和他人比较,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即可。
如果月经长期偏离上述正常范围,就被视为异常。
三、为什么月经量会减少?月经量少是许多女性的困扰。有的人从一开始就经量较少,而有的人则是原本正常但后来减少。那么这些变化究竟是如何引起的?
图片来自网络
1. 一开始就少的原因:可能是生殖道发育异常,导致经血无法完全排出,从而使经量减少。
2. 后期减少的原因:
- 药物影响:近期服用了避孕药或精神类药物,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。
- 子宫内膜受损:频繁人流或刮宫手术可能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,导致内膜变薄,从而减少月经量。此外,宫腔黏连、宫颈黏连也会阻碍月经排出,导致月经量减少。
- 生殖内分泌异常:如果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分泌不足,子宫内膜增殖不够充分,月经量自然减少。接近围绝经期的女性可能是自然规律,但年轻女性则需警惕卵巢早衰。此外,高泌乳素血症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减少。
- 其他因素:营养不良、精神压力大、过度运动等都会影响月经量。
图片来自网络
四、月经量少怎么办?月经量减少为何让人如此担忧?子宫内膜受损或粘连可能导致不孕,而雌激素减少则可能引发骨骼健康和代谢等其他问题。那么,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,该如何应对呢?
第一步:明确诊断:
首先,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,包括妇科检查、妇科超声、多项激素检测,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,以确定具体病因。
图片来自网络
第二步:针对性治疗:
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:
1. 宫腔或宫颈黏连:可通过手术治疗,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措施。
2. 结核感染:确诊后进行抗结核治疗,但这种治疗无法修复受损的内膜。
3. 卵巢功能衰退: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,补充雌激素以促进内膜增厚,增加月经量。
4. 多囊卵巢综合征:对症用药,帮助恢复正常月经周期。
5. 避孕方式引起的月经量减少:如果是由于口服避孕药或宫内节育器引起,可以考虑更换避孕方式。
图片来自网络
五、月经颜色异常一定是疾病吗?很多人因为月经颜色异常而焦虑,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过度担心。
月经血的成分包括子宫内膜碎片、宫颈粘液、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,正常情况下呈暗红色。
图片来自网络
当月经量减少时,血液流速减慢,容易在体内停滞,时间一长,血液中的含铁血红素被氧化,颜色就会变黑。
此外,月经开始或结束时,由于流速变慢,弱碱性的血液在弱酸性的阴道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,颜色也可能变深。
相比之下,月经量较多时,血液快速排出,颜色则较为鲜红。如果经血流速较快,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来不及溶解,可能形成血凝块,使得经血颜色看起来较暗。值得注意的是,姨妈巾更换的频率也会影响经血的颜色。如果更换不及时,暴露在空气中的经血会加速氧化,看起来就会变黑。
总结:总体而言,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,月经发黑可能只是量少引起的,通常不需要过度担心。不过,如果月经量明显减少或颜色异常,建议尽早就医,以免耽误病情。
月经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部分,即使有时让人困扰,它仍是健康的标志之一。尽管生活中可能有许多烦恼,月经的存在却是不可或缺的。
发布于:广东省嘉汇优配-正规杠杆平台-a股怎么加杠杆-最大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